人生底层算法9: 涌现-在自己身上发挥群体智慧的能力

涌现,来源于对复杂系统的研究,是复杂系统中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特征。在系统科学中,大量微观的个体一起互相作用之后,就会有一些全新的属性、规律或者模式自发地冒出来,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涌现,最后的效果是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”。

动物学家卡尔·弗里施发现蜜蜂可以通过舞蹈交流,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
当一只独自行动的蜜蜂发现一处丰饶的蜜源时,它会兴奋地返回蜂巢,表演一段8字舞。之所以叫8字舞,是因为密封的舞蹈路径会形成一个阿拉伯数字8,其中包含一个摇摆运动和一个返回运动。

借此,蜜蜂能够把花蜜的方向和距离精确地告知同伴,比如,它摆动臀部的时间越长,意味着蜜源的距离越远。其他蜜蜂可以解码这段舞蹈,按照它提供的信息找到花蜜。单个蜜蜂的智能水平很低,蜂群却可以发挥群体智慧。

蜜蜂和蚂蚁一样,都是采用了非常简单的算法,通过大量个体的尝试,最终得出最优路线。

蚂蚁费力地穿过沙滩回到蚁巢,沿途要爬过很多山丘,绕过很多鹅卵石。如果我们试图对每一条可能的路线编程,失败是一个注定的结局,因为理论上存在的路径无穷无尽。蚂蚁们不断地重复尝试,走的最多的路会留下最多的信息素,它一定就是最短的那条路径。

与之类似的,我们的大脑也是由无数个简单的神经元构成,通过信息交换涌现出智慧。在蚁群和神经元群体这两种体系中,整体水平较高的智慧,都是从一只蚂蚁,一个神经元这些简单的群体当中涌现出来的。

利用涌现的方法,在蚁群、蜂群和大脑中构建出智慧的力量,我们的大脑本身,就是一个涌现的超级系统。

如果我们把涌现应用到具体生活中,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。

有一个妈妈曾经办过一个摄影展,记录的无非是孩子的日常生活,摄影技术也谈不上高明。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,赶到她所在的小镇,一睹为快。

神奇的吸引力说出来也很简单,她从孩子出生开始,每天为孩子拍一张照片,直到成年,一天都未曾错过。即使每一张照片都很普通,成千上万张照片串联在一起,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。

单看每一张照片都很简单,可能还不如业余摄影师拍的好,放到一起的摄影展,就会产生超越整体的效果,这就是涌现。

大自然有两个重要的算法,一是进化,二是大脑,后者难免会被归为前者。在现实中,我们虽然会拼命思考,但是极少思考自己的思考。

只有一步步理解了更高维度的算法,才能重新获得对于人生的控制感。

  1. 前言:高手都是通过这9种方法找到了“底层算法”
  2. 闭环:靠谱做事的能力
  3. 切换:自如切换大脑两套系统的能力
  4. 内控:防止被自己欺骗的能力
  5. 重启:在不确定环境中不断重启的能力
  6. 增长:把自己做大做强的能力
  7. 内核:找到可复制的最小内核的能力
  8. 复利:能长期局部垄断的能力
  9. 愿景:着眼于长期价值的能力
  10. 涌现:在自己身上发挥群体智慧的能力